-
问题专项分析报告(8D)
问题专项分析报告(8D) 问题背景(D0) 对XX专项问题背景情况进行详细介绍(时间、地点、人员、事情发生经过)。 1.问题解决团队成员(D1) 问题发生后,我司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各供应商成立专项团队负责对此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表1:团队成员 人员 部门 人员职责 &nbs…- 0
- 2
- 11
-
管事六法 第一法限制选择法
针对的管理问题: 贪图方便是企业顽症。我们很多人不喜欢按程序做事,怎么方便怎么来,结果经常犯错,使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返工和纠错上,大大拉升了企业成本。限制选择法主张人们按规定的流程做事,放弃随意,避免犯错,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0
- 0
- 65
-
9个自我提升的方法送给你
虎年开工第一天,我们又要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了。新的一年,我们立下了全新的计划和目标,也面对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这9个自我提升的方法送给你,从开工第一天起坚持这些好习惯,愿你在虎年龙腾虎跃、虎虎生威。 早睡半小时,早起10分钟 许多人晚睡的原因,其实都是在刷手机。从今天开始,不把手机带上床,早睡半小时,第二天就会精神饱满。把第二天的闹钟往前调10分钟,早起10分钟做些你想做的事,读书、锻炼、做…- 0
- 2
- 1.9k
-
想看到事情的真相,唯有不断格物
以前的观点是眼见为实,只要眼睛看到的东西就是真的,实实在在的存在。 如看到面前摆着一张桌子,这张桌子就一定存在,面前一把椅子,那这把椅子也一定存在,自己亲眼所见,是一定不会欺骗自己的。上了教授的课后,我的观点被彻底颠覆了。 比如有一张图像,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白色部分时看到的是花瓶,而当把注意力放在阴影部分时看到的是两个头像。这里就有一个矛盾点,这张图像究竟是花瓶,还是两个头像?这可是我们自己眼睛所…- 0
- 10
- 50
-
稽核不仅仅是改变事,而改变的是人
我们常用执行力提升的手法是——稽核,而我也正好重读了《稽核才能出效果》这篇文章。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 我们都知道,做好稽核要用到七个工具,其中的案例分析法,是我们在项目上用得比较频繁的一个工具。案例分析会是欧博在项目上的特色之一,通过对企业出现的问题点做成案例,把大家的自性开发出来,从而改变人、培养人。 在项目上,我们在一期时,主要是由项目老师主导做案例分析会…- 0
- 5
- 499
-
5S的作用,你是否正确理解
在所有企业对精益的认知里面,最被大家了解的是5S,没有之一。但我这里说的是了解,也可以说是听说,并不表示真正理解和熟悉。大多企业家朋友认识的5S就是现场整洁、美观,方便客户审核,有利于改善一线工人环境。 这些都没错,但5S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今天就来单独聊下,我认为5S起码有这几个方面的作用。 整洁、美观——外表层 大多数非精益领域的朋友会看到5S的这一层作用,这是最容易让…- 0
- 7
- 319
-
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在6月4号巡查车间的时候,四楼煮制的主管在和三楼包装主管沟通,沟通的内容就是生产。可三楼因为之前计划没排,人员已经安排休假了,上午十点下计划来,都没安排人了。不一会,计划经理就来现场,说明了情况,是因为之前2号试产,留下3锅的椰果,只有安排人员生产了。 没一会,我们就听到计划经理在对员工吼,便过去询问,原来,具体事情就是寒天晶球外箱包装问题。包装主管就来说了,包装要求,是你们给的,样品也有,按照你…- 0
- 9
- 165
-
品质问题并不高深,办法总比问题多
用十个、百个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点,做管理就是要有这股子劲。 一讲到品质问题,有些人就把它搞得很高深,总把它理解成技术问题,好像这个问题不是一般人能够解决的,这是很多企业的一种通病。X公司就发生了这样的问题,把大家都搞得焦头烂耳。 从开年开始,不到一周,X公司客服就接到客诉,说产品里面有杂质,刚开始因为是一件货,只不过并没引起大家的重视,就直接给客户换货处理。品控在纠正预防措施单上也写了原因分析和后…- 0
- 10
- 521
-
信息流畅起来,有效的行动就产生了
企业简介: W企业是一家中法合资企业。公司起源于1976年的法国尼斯,专注于为葡萄酒爱好者提供葡萄酒储藏解决方案,以恒温酒柜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营销见长。 调研问题: 调研发现,W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现状1,无订单评审动作,业务接到订单,口头询问PC交期后回复给客户,没有订单准交数据统计与分析。 现状2,没有固定的生产协调机制,只有生产出现重大问题才召开会议(周例会)。 现状3,无出货计划,生产做好…- 0
- 6
- 1.5k
-
持续改善是企业进步的唯一路径
一切时间上的浪费都是改善对象,只有持续改善企业才会进步。 品质就是企业的生命,只有持续改善企业才会进步,才能让企业充满活力,形成一种PDCA循环和持续改善的品质思维,这也是“育人”的行动,因为品质改变的核心是改变人。 丰田提倡全员科学家式的管理,每一个员工都是科学家,每个人都应该有无穷的潜力,都应该为产品的质量精益求精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实现…- 0
- 14
- 998
-
真正支配我们的,是我们的习性
管理变革究竟是变什么?在每一个项目上,我们会展开一系列的攻关活动,推行很多动作控制卡,做许多的激励活动,这些动作肯定会带来数据变化,业绩改变。我们做变革只局限于此? 经常会有老板反映,一期项目做完了,我们怎么办,如果我们自己做,会不会坚持不下去,又回到原来的状态?的确,我们做过的很多项目,做的时候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可项目结束了,一年、两年随着时间的变化,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这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 0
- 12
- 944
-
管理比的不是动脑筋,而是用心的纯度
企业中的很多问题并不是高深的问题,我们要用实际的动作去验证是否有效,向目标靠近。 在教授的《管理要做好,宁静以致远》的文章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管理比的不是动脑筋,而是用心的纯度。 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想起教授在书中里面讲了关于注意力的例子,就是关于台阶的数量,他在问每天都走的人的时候,别人答不出来,而教授第一次走他就知道了,因为他注意这件事情,他数了,他把心思用在了上面。文章中还提到了我们不要比…- 0
- 11
- 572
-
48频繁介入,频繁互动
48 频繁介入,频繁互动 管理精神:从人出发,频繁介入、频繁互动。 管理精神在以下五个案例的四个方面的攻关中都体现到了,这五个案例的结果全部都有数据,都有效果。 第一个案例是一片天项目生产任务的突击完成。 管理自始至终关注人,这是管理思想的核心。 一片天公司是进行生产任务的突击,当时的任务紧张到几乎不可能完成,结果还是完成了。能够突击完成,就是靠调动员工。人的调动始终是管理的重点。 中国人做管理和…- 0
- 18
- 147
-
39 以点切入、以线展开、以面收网
39 以点切入、以线展开、以面收网 管理在企业做管理,是从点来做的。管理的案例都是抓住某一个点来进行的,但管理本身有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网状控制系统。跟管理接触,不要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管理就是做一个动作。 做管理,管理有三句话:“以点切入,以线展开(线就是两条链——物料链和计划链),以面收网。” 这三句话代表了管理项目推进的节奏。 第一,以点切入。 管理的项目绝对不会一开始就给企业制订一个很大的…- 0
- 15
- 276
-
38管理模式在人不在文
38 模式在人不在文 管理模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管理有没有管理模式? 如果说管理没有模式,那么管理怎么会拥有自己的市场(在国内制造型企业管理咨询行业排名第三),怎么会拥有一大批客户并得到客户的认可(现在的客户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如果没有模式,为什么管理在项目上捷报频频、硕果累累(有数据变化为证)?如果没有模式,为什么管理在业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如果说管理有模式,你看到过管理的模式文本吗?你去…- 0
- 23
- 797
-
37培养三个工作习惯——细、反、知
37 培养三个工作习惯——细、反、知 前言,因工作的原因(借口而已,再怎么样都能抽出10来分钟更新网站,太忙了回到家就不想动了)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网站相关的品质管理内容和品质管理课程了,不过这一次分享的不是专门针对品质管理的课程,而是针对我们管理的一个课程,我们要想做到高层,就不能只局限于工厂的品质管理,而更要的是要注重于企业的精益管理课程. 管理到底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管理是在帮助企业做一种训练…- 0
- 22
- 869
-
25 工资改革,关键何在
25 工资改革,关键何在 工资是调动人积极性的最有效方式。我们在制订工资改革方案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如何才能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有的企业实施工资改革以后,不仅没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反而挫伤了人的积极性。甚至有的企业一进行工资改革反而引起工人罢工。 如何制定工资方案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我认为有以下六个方面是要注意的: 第一,工资方案和人的调动都需要以“觉知”作为基础。 &ldqu…- 0
- 23
- 303
-
18 ISO为什么没有用
18 ISO为什么没有用 通过动作控制卡规范员工。 管理的注意力不要老停留在管理层,不要总是高谈战略和模式,而要把目光放到员工层面,放到员工最基本的操作动作上,这就需要通过动作控制卡规范员工来达到目的。 一谈到规范,很多人马上想到“流程”这个词。那么,动作控制卡与流程文件有什么区别?流程文件的特点是一做就是一大堆,牵扯到的部门和岗位很多,且不说要记住流程文件的内容,光是看文…- 0
- 15
- 779
-
17 做好改善攻关的九个要点
17 做好改善攻关的九个要点 第一,开展现场改善攻关,员工动作是我们的首要切入点。 通过调动广大员工对自己多年习以为常的做法进行聚焦、研究和改善,我们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 第二,攻关得在现场做。 因为员工的动作在现场发生,你就必须到现场去。如果在做攻关的时间里,管理人员天天坐在办公室,员工的操作动作又怎么能得到改善,攻关提高品质、提升效率就是一句空话了。 第三,攻关的主导是管…- 0
- 21
-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