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生产线生产时发现的问题,请速派人过来处理,谢谢!
TB217工单110003764/110003765(合计6240PCS)生产中,出现加电瞬间,机器电源板烧坏故障,PE统计的数据为32PCS,不良比例约:0.5%。
PQC描述的故障为:无电,烧机等;该故障在半制品,总装成品,包装前配重低音的岗位均有出现。
在110003764工单生产时,加工拉一发现这个问题,就把不良品电源板提交给了IQC联系供应商分析… …
本订单的电源板故障,每天的生产中,均有1-2PCS不良品,昨天1月16日,在总装拉出现了无电/烧机故障4PCS,这4块不良品电源板,根据本人一一测试和跟进分析,故障原因是:该批电源板性能不稳。导致:加电瞬间,击穿初级的开关管/场效应管,硅堆,FS保险,造成输入短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这个品质事故还得从年前说起,我们在2019年1月17日收到了客户的投诉,但因放假一直没有跟进处理,虽然公司在2020年2月19日开工,但工作重点放到疫情防控防护上面了把事情放到了一边,直到客户在2020年3月20日客户的客户在验货的时候再次出现,再次将此问题推向上高潮.先前此问题基本是由他们的SQE或采购人员直接反馈给我们,而这次他们的重视程度上了一个档次,由他们的总监直接反馈,
当接到客户反馈之后, 我们应及时的做出回应,这也是客户所希望的,正所谓碰到问题我们要反应快一点,于是跑到客户处,拿到产品后外观上与客户所怕的图片一样,与是进一步了解客户验货的流程,了解产品损坏的过程,通过与QE交流沟通我们了解到了一条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产品在插8字尾插头时出现整机烧机现象,拆开整机发现电源产品电容鼓起,这一点对于我们分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说明产品是上电的瞬间,市电压220V伏(当时客户在测试市电是230V,这也在正常范围内),产品还没有开机,所带负责很小很小,在现场初步用万用表测量分析了一下,只发现DB1桥堆不良和CE1400V电解电容鼓起,FU1保险丝烧断,除了这些元件不良外,一时不能判定是哪个元件先坏,是由那个元件引起的,不敢下结论,于是将产品带回了公司做进一步分析.在当天晚上我们原因都还没有完全分析出来,客户当天晚上在22:00点还在追我们分析结果,可见此事情的严重性与重要性,当时我把个人认为可能的情况给客户说了,客户并不认同,下图一些不好听话这里就省了.
为了让思维清晰,不被打断,我们还是从客户那里取回产品回到公司之后的一个分析处理过程,我们按照品质管理成本改善系统的9个步骤(类似于8D)来操作,在分析问题之前我们主要是层层的觉知,如同剥蒜一样,从外面一层一层的剥开,最终直达找出问题根因.
一、问题点数据觉知
通过客户的反馈,生产6420PCS,有32PCS不良,不良率0.5%,而烧机占为主体.
二、选择问题改善点
我们先择客户所重点关注的为主体,烧机,把烧机这一现象作为我们本次的工作重点,分析重点,改善重点.
注:我们企业都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存在的,针对客户所关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哪怕只有一个也要重视起来.不能心存客户找茬什么的想法.
三、成立改善小组
我们组成了一个四人小组.主要由我们的研发、工程、生产、品质人员各负责人组成.当时初步分工时,工程技术员、研发工程师负责原因分析,品质人员主要跟进,记录、临时性封等,生产人员负责一些产品数量,信息的收集.
四、确定改善目标
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杜绝问题再次发生。
五、问题点原因分析与讨论
1、小组成员拿到产品之后,首先达成一直性的意见,都认为有可能是DB1桥堆损坏后,交流电压直接加到了CE1400V电解两端,电容在交流的作用下鼓起损坏(当时也有一点怀凝,DB1桥堆损坏过后,保险丝应立即烧断才对)就是我们先来假设DB1桥最先不良,短路连带损坏不良,于是将产品修好OK后,人为将DB1桥堆各引脚用锡连接起来.直接通电,结果产品烧黑,电解电容完好.此次模拟实验失败,我们的假设没有成立.
2、当上述失败之后,我们又做了一个实验,将鼓起的电容与好的电容进行,参数的对比,只发现电解电容的漏电流比正常的要大一些,其容量正常,再将鼓起不良电容装到好的产品上进行老化,断电开机实验,结果也是失败.产品4小时后一直正常,没有发生我们预想的不良出现.
3、通过上述多次实验我们一时陷入了不解之中,后来通过与同行了解,认为电容的可能性大些,原因是在上电的瞬间,电容阻抗很小,相当于短路状态,瞬电流很大,如果失效,漏电流增加,瞬间IFMS浪涌电流会增大,如果浪涌电流超出了桥堆先前承认的标准,桥堆就会损坏.最终让保险丝烧断.为此我们做了两个动作:
3.1、将不良的电解电容寄给生产厂家分析,两天后厂家做出了分析报告,分析为电解电容机械故障,老化设备运行轨道错位内部铝箔受外力挤压,导针处产生折邹引,起并且他们进行故障重现试验:模拟老化设备运行轨道错位,取100PCS 电容引脚严重扭曲不良品,用大力度整修后再进行全数通电测试,发现有6PCS 产品存在鼓底不良,与返回品的状况一致.
3.2、将好的产品托同行有实验能力可以测试浪涌厂家帮忙进行测试一下数据.通过模拟产品在通电状态下只带0.05A负载,实测输入11OV,230V,264V交流时,浪涌电流比较临界承认标准.当电容损坏时,很有可能就远远超过了此桥堆的浪涌电流标准50A,就极有可能损坏此桥堆.具体见如下数据:
通过以上两数据我们得出根因所在:电解电容生产厂家机械故障,老化设备运行轨道错位内部铝箔受外力挤压,导针处产生折邹引起失效,导致在通电的瞬间,浪涌电流过程超过桥堆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击穿BD1桥堆,保险丝保护烧断,最终产品无输出.
六、研讨形成改善动作
6.1、排查我们货仓此颗物料库存数量,通过排查针对未生产已备好物料的产品将此电容全部退回厂家作报废处理,具体数量如下:5820PCS;暂无此机型和类似机型库存.并将此物料退回厂家做报废处理.(因为厂家在分析原因的时候说是做报废处理的,所以这里就说明一下)
6.2、电解批次数量追溯:
6.2.1通过厂家记录查询,在2019年10月31接到订单数量6000只;工厂实际投产6100PCS,在2019年11月2日交货1.8K;2019年11月18日交货4.2K(经核查,锁定2019年11月18日交货的4.2K批次中存在有收集返修品)详细信息可见附件.
6.2.2此4200PCS电解在2019.11.22送到诚浩,分别使用在PW2002-37/1700套,PW2014A-37/2500套,PW2014D-37(24V)/1030套,PW2002-37和PW2014A-37客户分别有反馈过.
6.3、厂家在生产电解电容时在老化机台上加装模拟电路中的大电流负载冲击检测防呆装置.具体见电解电容改善报告.
6.4、计划将桥堆原BD1位BD107S/IFSM50A更改为BD307S/IFSM80A解决临界状态值,此点待客户同意之后再导入.
七、改善过程的控制
第一次跟进结果:PW2002-37 2400PCS PW2014D-37 3420PCS更换电解后在我司没有发现不良,(这里我们只是对退回更应商的电解数量跟进、更新过后的电解进行了更换后在产品上的结果,另外更换桥堆一事,需要客户同意才能进行,所以后面的结果控制和动作固化这里就不介绍了,如果客户同意我们将会修改相应的BOM资料等文件.
最后客户需要报告,我们只要按8D格式整理好后,发给客户就行,最终形成报告很简单,就是过程有些复杂些,我们做品质管理的人员首先是不要怕麻烦.在分析过程中的有关证据需要一起打包发给我们的客户.
好了,这个案例就给品质管理爱好者分享到这里,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欢迎你在下面留交流,此报告还有漏洞,也欢迎你找出来.
网站挺不错的!哈哈,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