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是什么:QCC:QUAUTY CONTROL CIRATE 品质管理圈。 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管理者就应知道品管圈又叫品质圈或品质小组,它是自发形成的一种“民间”组织。
就像曾经流行的英语角一样,但凡在品管工作方面有一定成效的工业企业,因为热衷于品质的人多,就一定会有品管圈存在。品管圈是由几个(5~10人)与某一议题相关的人员以自愿的方式组成、进行自主独立的讨论品质问题的小组。品管圈成员的数目不宜太多,但应选出一位圈长(当然,这个圈长可以轮流做),成员以来自同一部门为好,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第一手的数据证据,对问题的本质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彼此之间的沟通也容易些,他们的决议往往是他们所在部门的上司进行决策的根本依据。当一个公司有很多品管圈时就会有下面的作用:
-
对公司方面的持续改进具有试探和基础的作用;
-
可以更充分地显示人性和创立生机活泼的工作环境;
-
增强主观能动性,引发潜力爆发和自发性。
一、QCC的工作方法
1)善用5W1H方法。
品管圈开展质量活动时,为了能准确而生动的描述某一问题的本质,便于在分析和解决时不至于因阐述不明而造成偏题、 失误、证据缺乏,或因思路的参照不同而形成处理措施达不到共同目标、处理结果不到位等情况,那么很有必要从“5W1H”的角度开始我们的工作。
详细的包括如下的内容:
-
WHAT——何事:指事情的内容是什么.要抓住实质。
-
WHEN——何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发生了多长时间, 主要强调时间因素。
-
WHEKE——何地:事情发生的场所在哪里,有无变动和转移,是否针对了具体的环境和当时的状态。
-
WHO——何人:与事情相关的人,包括责任者、目击者、协同者等。
-
WHY——为何:了解形成事情的真正原因,去除假象。并考虑为什么会这样。
-
HOW——如何;事情当前的状况怎样,有无继续发展的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需采取哪些措施并制定对策。
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管理者就应知道组织在做品管问题分析时能否很好地运用5W1H的方法 对于品管成效是很关键的。因为它可以全面地概括事情的起因,从事情的方方全面着手进行分析,完全彻底的关联品管过程各阶段的结果。如果再把“鱼骨图”与5W1H结合起来加以应用,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事实上,组织内的工作任务往往是由好几个部门协同而完成的。如果就某一部门的某一分支任务需要其他部门支援时, 该部门则需要先发出其需求的意愿。但如果该部门没有按5W1H的方法表达出清楚明白的思想,则其他部门在实施支援行动时就有可能产生误会或欠缺,从而导致协作效力不佳的结果。在现代社会里,由于交通的繁荣和流动增多,组织内一般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他们的思维、习惯、交流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那么形成上述情况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这就更显得实施和贯彻5W1H方法的必要了。
2) PDCA 手法。
PDCA手法是品管圈内的通用手法,每个圈员都必须要会用。如果由圈长引导在品管圈内形成PDCA的循环时,这个品管圈将是充满活力的。PDCA手法的详细内容在前面,具体参考什么是PDCA法过程决策程序图
二、QCC特色
常言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自然方式凝结而成的QCC:是这种特性分明的群体,QCC的特色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
圈名:名如其人,如群内的“小叶”、“神玉”、“工厂阳”、“新华”、“老雷”、“文瑞”等,一个惟妙惟肖的名字令人顿生向往、浮想联翩。但是要注意,圈名应是大家认可的,比较喜爱和感到自豪的。
-
工作作风:如霹雳式、柔韧式、推理式、等。
-
工作类别:针对某些专门项目或特色项目,总是在这方面有成就。
-
人员风袼:到底是怎样的一组人员。
二、QCC开展工作的方式
QCC的工作一般是在业余展开,所以他的工作方式也是多变的。但一般是以讨论会的方式进行,会议的形式有:
-
例会式:如规定每周二的晚上进行,全体人员参加。
-
专题式:由成员提议,圈长决定进行,人员自愿参加。
三、QCC工作流程:
四、QCC的意义
人们生活的主题是以工作为主线的,它的因素所占时间比例约为50%,有的人就算已经下班,但头脑里仍然是工作,如: 思考、电话等。所以,勾起工作的情结对于人的生活具有无尽的意义,而QCC的存在正是为它提供了一个能动的舞台。
-
QCC的存在可以磁石般地吸引人,引发思维风暴、积聚智慧。
-
QCC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在工作或生活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
-
人的心态、行为、习惯、个性、命运等都会因参与QCC而 有改变。
-
QCC不是信仰,但具有与信仰一样的作用。
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管理者就带好一个团队员工的士气,自发“民间”的组织QCC活动.
楼主,能不能多分享一点你们学习所那些精益管理课程,收费也行.
老哥 我想..点赞是不可能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