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几天时间一直在分享审核有关内容,围绕着一个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品质管理者就必须搞清审核的流程与方法,那么对于审核结果必须作出正确的反应才是适合的做法,如果不了了之的话,那等于浪费了时间。
一、审核结果是指审核报告中的审核结论,及时处理是指要按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关的要求,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 将内部审核结果报告到管理评审会议上。每遇到一次评审就要报告本次管理评审范围之内的所有内审结果。
2) 轻不合格事项。
-
轻不合格事项是指审核中发现的某些孤立的、轻微的错误, 虽然不符合要求,但影响仅仅反映在局部。
-
发生的轻不合格事项要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对策,应在审核结束的三周时间内完成。
3) 重不合格事项。重不合格事项是指审核中发现的如下事项:
-
QMS缺失事项;
-
导致QMS有效性受影响的事项;
-
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造成危害性的事项;
-
许多轻微的不合格组合而导致严重不合格。
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品质管理者就是在发生的重不合格事项要针对体系实施全面的检讨、纠正和改善措施,制定对策,并应在审核结束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必要时再次实施内部审査,用以验证对策的结果。
4) 观察事项。观察事项是指审核中发现的如下事项:
-
虽然不构成不合格,但需要加强和改善的事项;
-
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建议;
-
有利于增加满足顾客的方法。
发生的观察事项依然要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对策,并在审核结束的三周时间内实施。
二、不合格事项处理
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品质管理者就能应对于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事项应根据具体不合格的性质作出纠正预防对策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审核的过程好比看病一样,审核员的角色就是医生,审核中 发现的不合格事项相当于诊断出的疾病,而审核后采取的纠正 预防措施就足处方和用药。所以,整个审核过程中最重要的环 节也就是最后一项所采取的措施,它决定整个审核过程有效性的关键。内部审核的过程与医生看病的过程比较:
1、观察事项处理
-
对于审核中发现的观察事项也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性质作出相应的纠正预防对策措施或改善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
观察事项的作用就好比是保健医生给出的劝告,目的和动机都是为了保持机体更强健、更具有活力。
2、积极处理观察事项的作用:
3、对于纠正预防措施要求单应采取如下的方法完成:
-
分析原因:要找到真正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让别人看了以后不会产生疑问或需要再发问。
-
采取临时措施:这是应急的处理方案。
-
永久对策:这是针对分析出来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方案,要注意的是这种措施的结果应是持续性 的,可以确保类似的问题不会再重复出现。
-
结果验证:确保所采取的措施不是空话,已经得到实施。
-
效果确认:确认所采取措施的远期效果。
如果做好一个管理者?品质管理者就是不断处理异常,处理并落实跟进好每一件事情.
过来逛逛,没有到有意外收获
老板,好久都没更新了哦,现在才更新,加油!
学习管理,就要学习这些干活,让我受益良多,谢谢!
过来逛逛,没有到有意外收获
我只是随便看看